营地教育课程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体育教学 · 营地教育课程 · 正文
营地教育课程简介
日期:2025-09-11 信息来源: 点击数:

课程介绍:

团队凝聚力强化课程是结合我校培养目标:培养完满的人及我校“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”的育人理念,依托我校现有各方面资源,专门为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而设计的培训课程。通过参加团队凝聚力强化课程,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,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,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,从而更好地实现团队目标。

课程围绕以下因素进行课程设计:

1. 团队建设: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,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,建立信任和彼此尊重的关系。

2. 沟通技巧:教授团队成员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,包括倾听、表达和反馈等方面。

3. 协作技巧:帮助团队成员学会如何更好地协作,包括分工合作、共同解决问题和达成共同目标等。

4. 问题解决:教授团队成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,以及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做出决策。

5. 领导能力:培养团队成员的领导能力,包括如何激励和指导他人,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。

6. 团队凝聚力强化:通过各种活动和挑战,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,并学会如何加强团队凝聚力。

基于以上因素,根据培训人群及培训侧重点等的不同,开设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、团队建设主题体验营、师生组织凝聚力强化营等培训模式。

一、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

(一)训练营简介

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是专门为学生班级设计的培训活动,旨在提高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。通过参加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,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,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,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,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执行力,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目标。此外,训练营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、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。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应用“体验教育”的授课模式,依托学校现有师资力量、拓展训练场地及设备,面向全校除淬炼商学院外的其他全部院系同学授课。课时为16学时,集中2天组织培训。

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营课程的项目基本上分为三类:以个人挑战为主项目,个人挑战和团队配合相结合的项目和团队协作为主的项目。一个学期的活动应用层次上分为5部分:

层次一:传统的理论学习部分,可以在室内进行;

层次二:较低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,在团队的支持下,以个人挑战为主的项目;

层次三:较低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,以团队挑战为主;

层次四:较高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,在团队的共同参与下,以激发个人潜能,挑战与战胜困难的项目,尤其是对个体心理冲击力较大的项目;

层次五:较高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,团队接受挑战。

具体活动课程内容分为:高空项目、中空项目、低空项目、地面项目、心智项目、室内项目。固定的中低空项目有信任背摔、毕业墙、电网。高空项目有高空断桥、高空独木桥、高空抓杠、天梯、合力过桥、绝壁逢生和攀岩。地面项目有:雷阵,盲人方阵、同心鼓、有轨电车等。素拓基地场地设置合理,项目足以满足日常教学,素拓基地和操场毗邻,学生在上素拓课时,可以借用操场做更多有意义的项目。

(二)训练目标:

我校两天的班级凝聚力提升拓展训练课程一般选择8个经典项目供学生体验学习,通过课程想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:

1.自我发现:通过项目体验能够了解自己,认识自己取悦自己,引导学生克服困难,发掘自身潜能,培养创造性。

2.树立愿景:为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情境,提高学生对团队的信赖感和忠诚度。

3.学习兴趣与人际交往的需求:培训过程不仅是个人的发现过程,也是一种社交活动,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。

4.信任与关爱:通过培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关爱,并建立信任的团队氛围。

5.成功导向:树立挑战困难的信心与决心,并积极追求成功,正确的面对失败并从中学习,为成功积累必要的经验。

6.竞争与合作的关系:了解竞争的深远意义,使学生认识到竞争与合作是辩证统一的。

7.彼此认同:认同多样性及提高包容力,允许多种可能存在。

8环保理念:爱惜环境,节约能源的意识培养

9.反思与分享:通过活动学会反思和育人分享。

10.服务意识:时刻为他人着想,尽己所能为他人服务,有助于和谐团队的建立。



地址: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学院路8号 邮编:030800

电话:0354-5503866 邮箱:3390863463@qq.com

备案编号:晋ICP备10201225